产品战略关乎企业竞争力

资讯 | 2018-08-13 09:40:50
时间:2018-08-13 09:40:50   /   来源:       

今天,中国制造要想继续保持国际竞争力,质量、品牌和技术含量等竞争要素至少要和价格优势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前不久,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海信集团最近对成本的认识有了一些变化,他们把企业常挂在嘴边的“降成本”三个字改了一个字,叫“讲成本”。

周厚健说,由“降”变“讲”,不是说企业不再注重降成本,而是企业更关心在产品战略中应该把什么放在首位,是成本还是质量、技术含量?如果是后二者,那就不能简单地靠牺牲它们去降成本。相反,有时候为了提升质量和技术含量,反而可以增加一些必要的成本。

海信从降成本到讲成本的悄然转变无疑让我们感到欣慰。如果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能更加科学、更为合理地讲成本,中国制造就能更有竞争力,更好地迈向中高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我们的企业很好地控制了成本。由于物美价不高,中国制造受到了各国消费者的欢迎。但是也应该看到,一些企业一味地把价格低廉作为竞争手段,导致其产品往往档次不高。

今天,中国制造要想继续保持国际竞争力,质量、品牌和技术含量等竞争要素至少要和价格优势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如果仍然只是简单地拼价格,我们的制造业就很难实现转型升级,很难有持续的竞争力。特别是对于龙头企业来说,不能只靠价格优势一条腿走路,而必须在质量、品牌和技术含量方面补上短腿,从而迈开强健的双腿走向世界。

这么做虽然艰难,但也有不少成功先例。比如苹果公司,作为手机领域的后来者,它靠的不是低价,而是靠科技和时尚颠覆了整个手机市场。虽然它的成本可能比别人高,但品牌溢价更高,企业盈利能力反而更强。

对低端产品来说,降成本也必须要有底线。如果靠牺牲产品质量,靠粗制滥造甚至假冒伪劣换取低成本,最终一定是死路一条。

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海信适时提出讲成本,也就是该降的成本一定要降下去,而为了质量,为了技术领先,为了保护劳动者权益,该升的必要成本也不妨升上去。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让成本更科学更规范更合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才能更强更可持续。

《 人民日报 》( 2018年08月13日 19 版)

文章排行

  • 友情链接